-
【2022年上饶招商】上饶 “项目大会战”:精准招商引爆增长
上饶 “项目大会战”:精准招商引爆增长 一、招商理念创新:从 “广撒网” 到 “精准化” 上饶市秉持 “工业挂帅、项目为王” 理念,实施六大领域 “项目大会战”,创新 “目录招商” 模式: 产业图谱导向:制定电子信息、新能源、大健康等产业招商目录,明确缺链环节和目标企业,2022 年梳理出重点招商对象 300 家,其中世界 500 强企业 20 家。 组合拳策略:带着规划(园区产业规划)、政策(用地 / 税收优惠)、方案(项目可行性报告)、订单(意向采购协议)、服务(全程代办)招商,某新能源企业签约即获得当地车企 10 亿元采购订单,信心倍增。 二、招商行动实效:三大区域攻坚突破 长三角主战场:8 支招商小分队常驻上海、苏州,2022 年一季度走访客商 300 批次,签约项目 22 个,包括总投资 120 亿元的某半导体封装测试项目,填补江西半导体后道工序空白。 粤港澳大湾区突破:对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外溢,签约 15 个项目,总投资 350 亿元,其中某智能穿戴设备项目从考察到签约仅用 15 天,刷新 “上饶速度”。 京津冀协同:聚焦央企和科研院所,引进中国航天科工某无人机项目,总投资 80 亿元,建成后年产无人机 5000 架,应用于农业植保、应急救援等领域。 三、项目落地保障:全周期服务体系 要素保障:设立 20 亿元产业发展基金,对 “5020” 项目给予用地指标优先配置,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获得 500 亩工业用地,3 个月内完成征地拆迁。 审批提速:推行 “容缺受理 + 并联审批”,某锂电池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仅用 45 天,较法定时限缩短 70%,创造 “拿地即开工” 案例。 运营服务:建立 “项目管家” 制度,为企业提供招工、融资、供应链对接等服务,某电子企业投产初期缺工 800 人,政府组织 10 场专场招聘,15 天内解决用工需求。
2022-05-24
-
【2022年上饶招商】上饶助企纾困 40 条:精准滴灌解企忧
上饶助企纾困 40 条:精准滴灌解企忧 一、政策框架:六领域全覆盖 上饶市出台《应对疫情助企纾困 40 条》,聚焦餐饮、文旅、物流等六大领域,实施 “应减尽减、应免尽免” 原则: 餐饮业:对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给予 3 个月租金减免,最高 50 万元,2022 年已惠及企业 1200 家; 物流业:对跨境电商企业给予每单 5 元物流补贴,某物流企业获补贴 200 万元,国际物流成本降低 10%; 工业企业:对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 “即申即退”,一季度退还税款超 3 亿元,惠及企业 5000 余家。 二、调研先行:需求导向定政策 政策出台前,组织多部门走访企业 300 余家,收集问题 217 个,其中 85% 纳入政策条款。例如,针对文旅企业反映的客源减少问题,推出 “文旅消费券 + 景区联动” 政策,发放消费券 5000 万元,带动五一假期旅游收入恢复至疫情前 70%;针对农业企业融资难,设立 1 亿元农业纾困基金,提供贴息贷款,某果蔬合作社获贷 500 万元,保障了 2000 亩果园管护。 三、落地实效:真金白银稳主体 政策实施三个月来,累计为企业减负超 15 亿元,其中减免税费 8.2 亿元,发放补贴 6.8 亿元。某连锁餐饮企业通过社保减免、消费券支持,保住 32 家门店和 800 个就业岗位;某物流企业利用跨境电商补贴,新增东南亚航线 3 条,外贸额增长 45%。 四、长效机制:政策评估与迭代 建立政策效果动态评估机制,每月监测企业活跃度、就业等指标,根据数据调整措施。例如,4 月监测到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上升,立即将纾困基金规模从 1 亿元扩大至 3 亿元,并推出 “无抵押信用贷” 产品,当月放款超 1.2 亿元。
2022-05-24
-
【2022年余干县招商】余干县云签约 60 亿:新兴产业与传统升级并行
余干县云签约 60 亿:新兴产业与传统升级并行 一、签约项目:六大产业集群齐头并进 余干县 “云签约” 14 个项目,涵盖新能源新材料(3 个)、数字经济(4 个)、智能机械(3 个)等领域。其中,投资 15 亿元的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,采用江西锂云母资源,建成后年产 5 万吨高性能负极,配套宁德时代宜春基地;投资 10 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园,引入 10 家电商企业,目标年交易额超 30 亿元。 二、传统产业升级:老企焕发新生机 支持现有企业扩产升级,某纺织企业签约智能化改造项目,引入意大利纺纱生产线,产能提升 50%,用工减少 60%;某食品企业新建速冻食品生产线,开发预制菜新品 20 个,预计出口东南亚增长 80%。 三、服务创新:云端对接与要素保障 疫情期间通过 “云考察”“云洽谈” 完成项目签约,某智能机械项目团队通过 VR 实景查看厂房,7 天内达成合作。建立 “要素保障专班”,为项目预留用地指标 500 亩,某新能源项目获得 “标准地” 供应,实现 “拿地即开工”。 四、未来规划:打造赣东北产业新城 目标到 2025 年,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 40%,培育 5 家上市企业。依托区位优势,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外溢,重点引进电子信息、智能制造项目,规划建设赣浙闽产业合作区,预计 5 年内集聚企业 200 家,年产值超 200 亿元。
2022-05-24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